萌萌哒猫头鹰造型的二郎立交火了共4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王渝凤通讯员谭娟陈林摄影报道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对竖立的大耳朵……如今“桥都”重庆又添奇景,俯瞰二郎立交,像极了一只猫头鹰的头部。近日,二郎立交航拍在网上热传,许多网友在朋友圈转发视频,并将二郎立交戏称为“猫头鹰”立交。二郎立交为什么看起来像一只猫头鹰?建成以来经过哪些改造?它为城市发展带来哪些影响?今日(16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九龙坡区相关部门和摄影爱好者。▲网上热传的二郎立交猫头鹰造型(图片来源于网络)共有4层7匝道两条匝道构成眼睛四条匝道构成耳朵九龙坡区民政局编纂的九龙坡区《标准地名词典》显示,二郎立交位于成渝高速与迎宾大道交汇处,西至成都,北到大坪,东至陈家坪,南至华岩,是通往重庆主城通往成都的交通枢纽、二郎科技新城标志性工程。工程年6月1日破土动工,年11月10日竣工通车。▲二郎立交旧貌白太平摄于年9月工程为半定向半苜蓿叶组合全互通式立交,道路总面积约6.74万平方米,占地约13.53万平方米。全长约6.4公里,其中立交区主线长1.76公里,主线桥长米,匝道总长约4.3公里。立交共4层7条匝道,从上往下数,第一层为B、C两条左转定向匝道,第二层为成渝高速公路,第三层为快速干道,最底层为朝阳路。其中,成渝高速和快速干道由A、D、E、F、G、H六条匝道连接。由于层数较多,匝道纵横交错,二郎立交除了呈现出半苜蓿叶立交的经典蝶形,还可以在空中俯瞰出“猫头鹰”形状。其中,A、D匝道和大树围合成一对眼睛,B、C、G、H匝道勾勒出一对耳朵的造型。▲完美的“猫头鹰”脸日车流量最高达20万辆航拍才看到它卡哇伊的一面自竣工通车以来,二郎立交一直保持原样,本身没有进行重大改造。但是作为重庆通往成都的必经之路,二郎立交每天过往车辆络绎不绝,最高峰时日车流量达20万辆左右,给沿线交通带来极大压力。近年来,为改善沿线交通拥堵状况,二郎立交周边实施了多项改造工程。九龙坡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二郎立交西侧的西环立交,已于去年12月改造完工,主要拆除原西环立交并新建12条总长约4.9公里匝道,将内环快速路约1.6公里的由双向6车道拓宽为双向10车道,将成渝高速约2.5公里由双向6车道拓宽为双向8车道。二郎立交至陈家坪立交改造工程也于去年完工,主线道路由双向6车道拓宽改造为双向8车道,将沿线的通行能力提升一倍。“为确保桥体结构安全,消除大桥病害影响,我们每年都会对二郎立交进行结构检测,还于年展开了历时两个多月的整修,主要内容包括裂缝封闭处理、桥梁加固、桥墩桥台纠偏等。”九龙坡区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而随着这些年航拍的流行,二郎立交的猫头鹰卡哇伊造型才逐渐浮出水面。▲无论哪个角度看,二郎立交的“眼睛”都是炯炯有神的二郎立交见证城市变化多层次的重庆更加立体和有趣“二郎立交不仅是一座贯通东南西北的立交桥,而且是二郎新城和九龙坡日新月异变化的见证者。”70岁的摄影爱好者白太平感慨地说。白太平是原中梁山矿务局宣传部宣传干事,年受邀成为《重庆日报》特约摄影,自此将镜头对准了二郎立交、陈家坪立交、鹅公岩立交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20年来,他每年多次前往二郎立交,从各个角度拍摄它的变化。“你看,这是年第一次拍摄的照片,为了拍出立交全貌,我只能爬上附近一栋5、6层的楼房屋顶。当时立交正在加紧建设,已经能够看出主体结构,不过周边还是一片荒坡,只有几栋低矮破旧的楼房。”他说。▲建设中的二郎立交白太平摄于年附着时间的流逝,照片内容飞速变化。一栋栋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郁郁葱葱的大树遍布四周,蓝天白云成为城市背景,流光溢彩的夜景令人沉醉。白太平说,现在拍摄二郎立交,他可以爬上附近三四十层高的楼房,视野更好了。他认为,一张张对比鲜明的照片,既彰显了重庆的独特魅力,也成为城市蓬勃发展的最佳证明。▲二郎立交新貌白太平摄于年9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zz/122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