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巴黎吧,去加入这永不止息的流动的盛宴

PhotobyEricSander

每个人心中的巴黎是不一样的,海明威说,那是永不止息的流动的盛宴。在亨利米勒眼中,那里充满了孤独和欲望;福克纳,菲茨杰拉德和贝克特都曾长久的坐在玛丽咖啡馆……有无数闪闪发光的名字都曾经来过这座城市。

蒋勋说:“艺术家从世界的各个角落跑到巴黎来,其实都是脱离自己的土地,拔出自己的根,变成一种孤立的荒谬的存在,在贫困、惶惑和绝望里磨炼,寻找生命和艺术最后的意义。这是通过一个极限情况看个人化成怎样的元素或结晶。”

有些城市是梦想之城,人们眼中有光亮,带着巨大的梦想和野心前往,也怀揣着无限可能,觉得自己可以实现。而巴黎,这是一座人生之城啊。它只告诉你如何生活,从遥远的过去,到未来,如何去爱,如何分享,怎样敏感的捕捉生命中的微光。这座城市总是在谈论关于时间的艺术,关于爱的遗迹,关于生命中的欢愉,还有痛苦和坚强。

PhotobyEricSander

应该推开那一扇门,去懂得这一切。当我来到巴黎,我可以感受到,风掠过时间,带来无数念头,带来那些遗憾的爱意,或者最后的坚定。

属于巴黎的那扇时空之门,每年都在这里。它平日里紧紧的关着,只在每年九月的第三个周末打开。年以来,这已经是第35次,巴黎这座宝库会让你看到难得一见的珍宝。很多平日里不接受参观的建筑、国家古迹向所有人开放,让人了解欧洲文化传承的一致性和多样性。这就是法国的欧洲文化遗产日。

在“分享的艺术”和“欧洲文化遗产年”的主题下,我被一个名为“圣物(Reliquaries)”的皮诺家族当代艺术藏品展览击中:那些逝去的时光和人扑面而来,城市中依然流传着他们的故事,还有亘古不变的人心和情意,在这座城市的上空盘旋。

我们如何感受这些?如何体会他人的情怀或悲喜?分享的艺术,就是寻找一种有趣而创新的方式来展示一些特别的地方、不一样的艺术品、让你感到触动的物件,从而体会到人类的历史和文明,薪火相传的魅力。

法国中世纪情人“哀绿绮思与阿伯拉的圣物箱”第一次缓缓的打开。

得益于开云集团的赞助,一直以来都是私人收藏品的“哀绿绮思与阿伯拉的圣物箱”,作为皮诺家族当代艺术藏品展的主展品呈现在世人面前。

PhotobyCyrilleGeorgeJerusalmi

哀绿绮思(Hélo?se)与阿伯拉(Abélard)是法国12世纪一段浪漫而伤感的爱情悲剧。

在爱中有一种悲伤是明明彼此相爱,却终生不得聚首:天才少女哀绿绮思爱上了年长她许多的老师阿伯拉,两人相恋沉于情海。可这段感情糅杂了师生恋、18岁的年龄鸿沟、世俗与神职身份的分野,即使他们那么彼此热爱,却不得不分开,从此各自隐退到修道院生活,永不相见。

PhotobyCyrilleGeorgeJerusalmi

在分别多年后,他们靠著书信鱼雁往返延续情缘。这段跨越了年的爱情,并不随时间灰飞烟灭,而是在时光之流中烁烁生辉,让无数恋人更坚信爱情的力量。巴黎“浪漫之城”的由来中,有他们的一份哀婉在其中。

PhotobyCyrilleGeorgeJerusalmi

“圣物箱”里盛载了关于这对知名恋人的手札文件与文物。他们努力「重离烦恼之家,再割尘劳之网」,却始终未能忘情。年代,梁实秋先生将他们的书信集译为《阿伯拉与哀绿绮思的情书》,并得到了他的极高评价:

“古今中外的情书,没有一部比这个更为沉痛、哀艳、凄惨、纯洁、高尚。”

这件不可思议的文物,将在展览后,捐赠给巴黎美术学院收藏。而这正好又暗合了“分享的艺术”这一主题,是开云集团为保护、丰富和宣传法国艺术和文化传统的主动承担的责任。

PhotobyCyrilleGeorgeJerusalmi

随后,在其他与圣物箱相呼应的当代艺术品中,我被另一件作品震撼了——来自JamesLeeByars的《Byarsiselephant》。

不可捉摸的美国艺术家詹姆斯·李·拜尔斯(JamesLeeByars),以雕塑,绘画,和行为表演进行观念实践。他表现出的持续的身份变化,使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难以辨识。他作品中创造出的气氛,仅仅是一个现实的轮廓,一种对于他在其中度过他的时间的平行维度的窥视。你无法看透,却能感受到自己心中生出莫名的情绪。

PhotobyEricSander

《Byarsiselephant》是他生前最后一件作品,这位神秘的艺术家在作品完成的几天之后就去世了。当他发现自己已经癌症晚期的时候,决定在埃及度过最后的日子。在古代哲学的启发下,他使用埃及文化相关的元素:在金字塔建造过程中使用的骆驼毛绳,所有具有强大法力的法老使用的黄金,做出了闪耀并且紧张纠结的装置。你能感受到那种痛苦却华丽的张力,也许它预示了疾病和苦难的升华——此生并非结束,它可能是彼岸的开端。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Byars创造了大量的象征性和隐喻性的作品,唤起一种独特的自我与他人的连接。

PhotobyEricSander

苦难都在尘世,而这些艺术作品却让你看到,即使这样,有的人也早已将视线投向更高远的天空。

华人艺术家黄永砯的作品,《Sanstitre》,用血红的蛇蜕和黄金叶子组成首尾相连的图腾式作品。许多古代文明在葬礼仪式中大量使用黄金,这是保护身体不腐烂的想法。艺术家以圆周运动的方式连接起来,用蛇的蜕皮来表达死亡和新生,环环相扣,生生不息。

PhotobyEricSander

这几件震撼人心的作品,你会感受到其中奇妙的关联,生与死,情感与肉体,俗世与灵魂乐园,奇妙的统一和对立着。在某一个时刻,摆脱了人的局限,更接近神的灵光一现。

这些作品都来自欧洲文化遗产日中,开云集团在年对公众开放的皮诺家族当代艺术藏品展。

PhotobyEricSander

这些展品是如此震撼情感,让你不由自主探索生命应该还可以有什么样的表达。而只有在巴黎,这样的情感会被放大——你同时行走在过去和今天,你穿梭在肉体和心灵之间,你踏足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很多很多故事,它依然打动着你。

这次展览还有一系列当代创作与文化遗产之间进行的精彩对话,包括有CamilleHenrot、DamienHirst、GiuseppePenone、GüntherUecker等著名艺术家,他们的当代艺术作品引用了自然现实或都市现实,唤醒伟大的西方教堂圣物的辉煌时代。

PhotobyEricSander

展览所在地便是在巴黎左岸圣日尔曼区,巴黎这座时尚之都的心脏地段,一片古老的建筑。这里是色佛尔街40号。平时它紧闭着大门,只有在每年欧洲文化遗产日的这两天对外开放。墙上有两行小小的字,泄露了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所在。

PhotobyThierryDepagne

色佛尔街40号建于年,前身为路易十三时期的临终关怀医疗所,用于收容身患不治之症或贫困潦倒、无力就医的患者。年,这医院(LaennecHospital),并持续履行收治患者的使命,直至年其医疗服务被移交给乔治·医院(GeorgePompidouEuropeanHospital)。作为巴黎的重要历史遗产之一,开云集团决心进行大规模的修复工程,由历史古迹建筑师本杰明·莫顿(BenjaminMouton)历经13年修缮,才得以恢复这座建筑的古典非凡魅力,并且正式成为开云集团的总部。

总部院子里的教堂则修建于13世纪,作为巴黎著名历史建筑,其中的神台、壁画和阶梯等部分全部受法律保护,不允许变动,连院子里的地面都保持了碎砂石的复古风貌,沙沙的走进去,仿佛一脚踏入了旧时光。

也许你知道Balenciaga,却不了解开云集团。从布列塔尼经营木材起家的皮诺集团,到如今拥有众多如雷贯耳的奢侈品牌,成为世界三大奢侈品集团之一。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今天,开云集团的演进可谓是一场传奇。

医院到美丽的现代建筑,我行走在开云集团的总部,这一刻,真切的体会到了传承的意义。

PhotobyEricSander

那一刻天高云淡,我行走在古老的院落中,花园里的光透过即将凋谢的薰衣草花丛折射在脸上,蜂蜜园出产的蜂蜜带着薰衣草的味道;

PhotobyEricSander

医院巨大的房间,内里已经被改造成立体结构的办公室和展示空间,这一边,有Balenciaga珍藏影片档案展,那一边,透过VR可以看到几百年前的人们在同一个地方过着平行的生活;

门廊前的开云标志物——猫头鹰俏皮的看着你,仿佛永远在微笑;然后可以随着工作人员穿过欧式的花园,在草坪上喝一杯咖啡,感叹一声,在这样艺术品一样的建筑中工作,也太幸福了吧。

PhotobyEricSander

开云一直以来都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mj/9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