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栏
专注儿童阅读写作、人文素质教育多年的三五锄推出《我要问粲然》小专栏啦!专栏邀请三五锄创始人、童书作家粲然为大家解答关于儿童读写、亲子沟通、成长教育的困惑,欢迎提出您的问题,我们会每周抽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
有什么问题就抛过来!
问题
经典绘本孩子不喜欢怎么办?
家长花了很多心思挑选的如雷贯耳的国际获奖绘本,孩子却不喜欢,问题在哪儿?
粲然答
绘本选书的几点建议
许多妈妈都跟我一样,选书多半参考这几点:
●国际获奖作品;●国内亲子共读推广人的书单;●结构严谨、有丰富经验的亲子阅读推广图书的内容推介(如《朗读手册》(吉姆﹒崔利斯)、《给孩子本最棒的书》(安妮塔﹒西尔维)、《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彭懿)、《我的图画书论》(松居直)、《喂故事书长大的小孩》(汪培珽)、《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本童书》(中国画报出版社)等);●购买排行榜;●开放式绘本馆或购书网的试读结果……
因为绘本不便宜还占地方,必须在购买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与决心,力求精准。过去几年,我做的准备工作简直称得上“用理论武装到牙齿”,但即使这样,失败率依然不低,所有的归纳与思考大致可以总结为——
1、孩子还没到读懂这些经典绘本的年纪
比如许多宝宝都喜欢看《我爸爸》,却对《我妈妈》不感冒,难道是孩子更喜欢爸爸吗?其实,这跟孩子喜欢谁可没关系,原因在书里,《我爸爸》的语言是,“我爸爸游得像鱼一样快”“我爸爸像房子一样高大”,鱼、房子、大野狼、猫头鹰......这些都是0-2岁小宝宝最感兴趣、最熟悉的事物。
再看看《我妈妈》的语言是,“妈妈像大厨师、特技演员、电影明星”...这些“社会角色名词”,孩子还不能理解,需要等他大一点了。
2、亲子共读切勿太着急,小宝宝都喜欢字数少,节奏韵律强的绘本
22—24个月的宝宝,他们并非不能接受“有情节的绘本”。相反,面对:节奏短促重复、逻辑关系简单清晰、富有想象力却(非常重要)联系他们所了解的事物——这部分绘本,他们充满令人吃惊的斗志,能一次又一次攀上这些绘本所能及的情感和视野高度,与之共舞。
我曾一次又一次因为见到这样的奇迹而眼花缭乱,充满敬意。但是,作为婴幼儿,他们也有“生人勿入”的边界。
有充分阅读基础的孩子,可以逐渐放手共读:有逻辑因果关系、有情节并蕴含某种特定情感的读物了。
但这类读物不宜太长;
不宜交织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论述,比如《极地特快》,它的一半篇幅讲乘坐火车,一半篇幅讲接受礼物,孩子势必对其中一部分产生疑惑与厌倦,所以太小的孩子读不懂;
不宜有必须留到文末才能解决的悬疑(两岁的孩子不会在翻了十几页后,还记得绘本开头的问题)。
对于小宝宝来说,他们喜欢在1-2页间快速解决一个情节,喜欢不断重复的节奏和相似的篇章,因为这样的故事对他们来说是可控的、亲近的,他们也是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掌握和理解书本里的信息,学习语言的。
●几个建议●
如果你现在再问我0-2岁购书计划如何避免失败,我会列下几点:
1、购书准备工作一定要做,但也只能保证你60%以上的精准成功率,无法%。2、尽量避免买套书或绘本作家作品集。
有些套书和作家作品集真的非常棒,比如“海豚花园绘本辑”“李欧﹒李奥尼作品集”等。合并购买通常也会便宜一些(但非常少,顶多几块钱)。但你必须承担一个风险,即套书或作品集通常针对的年龄跨度都比较大。除非你家有充分空间屯书,否则还是先量体裁衣的好。3、对进行亲子共读未满一年的家长和孩子,慎重选择无字、单页多图绘本。4、压制自己的攀比心。孩子的天赋不同、面对的家庭环境和所阅历的世界也决然不同。那种“各位妈妈都说这本书好,所以我孩子应该读懂”的想法,通常只是自己拔苗助长的内在情绪,也只会给自己和孩子带来痛苦,比如:米尼从小长在海边,他非常喜欢和大海有关的书:《哈利海边历险记》、《玩具船去航行》。他熟悉书中描绘的炎夏沙滩、波浪、岩石的罅隙和各种各样的船。
#01
《玩具船去航行》
#02
哈利海边历险记
但是,描述苦寒雪地的《月色下看猫头鹰》、《白雪晶晶》,那样的静谧、那样的美和恢弘的大自然、那样阻隔且亲密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连一页都看不懂。这些书,只能作为世界其他部分的存在,像时间胶囊一样等待他的未来。
所以,相信我,所有孩子能理解的书,都有赖于他所在天地与命运的教化。而所有孩子不懂的书:它们和钱已毫无瓜葛,只和时间达成契约关系。
最后,以及最最重要的一点。依然是我喋喋不休想说的,在亲子共读中,“失败”远比“我孩子读了多少书”荣耀千倍。因为这代表你对他天性、理解力的尊重,代表你们已经开始划分沟通的边界,代表着你爱他,远胜于爱“亲子共读”这个举动本身。
我也要提问
如果您也有关于儿童读写、亲子沟通、成长教育等方面的困惑,您可以在后台发消息来提问。
每周,我们会抽取具有相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解答。
有问题尽情抛过来吧!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