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名校打卡藏在河南的宋代北大,实力

莘莘学子,

披星戴月,十年饮冰,

只为一朝进入名门学府,

最好是清华、北大、

复旦、浙大、南开……

因此各大名校,

门前总人头熙攘,

充满着来沾染人杰地灵气息的人们。

名校打卡成了热门旅行的项目之一,实力越强的的大学,越多人打卡。也是对名校的一种认可。

不过,河南的学子们就幸福了,在向往北京大学之前,一所顶级学府“宋代北大”就“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北京大学的一大特色,就是清代始建,一路传承百余年的古朴建筑特色。

而嵩阳书院已经在河南登封静静坐落了一千多年,红墙黑瓦,绿树林立,古朴幽静,带着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

宋朝开国皇帝宋匡胤定都开封,而距开封最近的风水宝地就数登封嵩山一带。这里自古就是尧、舜、禹、周公等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还是儒、释、道三家都频繁活跃的地区,人文积淀不可比拟。

嵩阳书院就建立于嵩山之阳,故而得名。这座相邻国都的书院自建成以来,就日益声名显赫。

朱熹、程颐、程颢、范仲淹、司马光……宋代半壁才子名臣,尽出自这座学府。

程朱理学、《资治通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多少学派、名著、佳句,是出自这里的老师口吐芬芳。

因此身为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被称作“宋代北大”,着实挡住无愧。

在当时,怕是没有比嵩阳书院更配的上名校头衔的了。

热衷名校打卡的游客们,今日就带你们走进,这所穿越千年漫漫时光,屹立不倒的顶级名校。观赏它被书卷气氤氲已久一步一景,一草一木。

01

大唐碑

大唐碑为唐天宝三年刻立。此碑碑制宏大,雕刻精美,内容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徐浩的八分隶书。

碑文字态端正,刚柔适度,毛法遒雅,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书法爱好者不容错过。

大唐碑重80多吨,仅碑帽就有10多吨重,是我国现存唐代最大石碑,盛宠深厚可见一斑。

嵩阳书院身上的层层神秘面纱都引人入胜,隋朝时为一座寺庙,唐代为一座道观,到宋代又化身一座书院,并且都留下了美名佳话。

这样集儒、释、道三家宠爱于一身,历代不衰的古刹名校,怕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再找不到第二家了。

02

三大将军

嵩阳书院保存下来的文物有很多,但是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院中的“大将军柏”和“二将军柏”了。

在西汉年间,汉武帝游历至此,就因为感叹三棵柏树枝繁叶茂、威武不凡、颇具霸气,遂敕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

现如今,除了毁于明末的“三将军”,其余两棵树虽树皮斑驳,老态龙钟,但树冠浓密宽厚,生机旺盛,虬枝挺拔,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

尤其二将军柏,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枝,左右伸张,形若雄鹰展翅,金鸡欲飞。每当山风吹起,枝叶摇动,如响环佩,犹闻丝竹之音。

二将军柏高18.2米,围粗12.54米。

树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门庭过道,树洞中可容五、六人。

该树仅从受封至今,就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赵朴初老先生留有“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的赞美诗句。

而关于将军柏树龄一直是个神秘的话题。后经林学专家鉴定,将军柏为原始柏,树龄至少有年。

03

中岳嵩阳寺碑

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刻立,一面镌刻94窟佛像,另面上部刻大佛龛,内作一佛二菩萨三弟子,龛楣浮雕的飞天童子诸像及碑侧图案,颇为精致,为中原石刻艺术中的上乘之作。

04

书院建筑

嵩阳书院基本保持了清代建筑布局,南北长米,东西宽78米,占地面积平方米。

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中轴线两侧配房相连,共有古建筑间。

多为硬山滚脊灰筒瓦房,古朴大方,雅致不俗,与中原地区众多的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的寺庙建筑截然不同,具有浓厚的地方建筑特色。

无论是古代最高学府嵩阳书院,还是当代的最高学府清华北大,名校之所以为名校,并不是依仗景色,名校打卡,应该是来感受代代相传的学术精神。

“书院嵩高景最清,石幢犹记故宫名。山色溪声留宿雨,菊香竹韵喜新晴。初来岂得无言别,汉柏阴中句偶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jt/107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