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艺术木心开屏,美在洞见

很多人的失落,是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自认为成熟、自认为练达、自认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于是,我们就此变成自己年少时最憎恶的那种人。

——木心《鱼丽之宴》

木心一生很难用精准的身份标签来框定他,他像是站在天上看着人间,虽生在其中、却置身世外,虽饱受苦难,却活得透彻、看得明白。他说“我是一个人身上存在了三个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作家,还有一个是画家,后来画家和作家合谋把这个音乐家杀了。”

木心

木心其人

木心先生,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年2月14日生,浙江乌镇东栅人,据称,木心与作家茅盾两家有较远的姻亲关系。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谢仁冰先生的外甥,与钱钟书先生交好,其母与鲁迅先生相识。

木心先生本人追求“无名度”,但陈丹青、陈村等人的恭言敬语却让向来绝缘尘俗的木心的名字开始如雷贯耳。木心先生的作品被翻译成英语,作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的读物,因此成为与福克纳、海明威等人的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的唯一中国作家。

木心与陈丹青

年,木心进入由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但随后又转到与他的美术理念更为接近的林风眠门下,入“杭州国立艺专”继续探讨中西绘画。年,木心先生在“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所有作品皆被烧毁,三根手指惨遭折断。狱中,木心先生用写“坦白书”的纸笔写出了洋洋65万言的《ThePrisonNotes》,手绘钢琴的黑白琴键无声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

木心狱中手稿

“我还没有像我在音乐里所表达的那样爱你”——我突然想起了这句话。现在我在这个牢房里,完全没有办法找到瓦格纳的原文,虽然我相信这和他原来的词句差不多。音乐是通过自身的消失构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在其最深处和本质上,音乐和“死亡”是最接近的。我在四十岁之前没有过写回忆录的计划,尽管卢梭最后的一部作品《孤独漫步者的幻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屠格涅夫的《文学回忆录》是那么单薄的一个小册子,开始我感到不一定非读不可,没想到它如此引人入胜。至于我自己,我仍然遵循福楼拜的忠告:“呈现艺术,退隐艺术家。”

文革结束后平反,曾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美化生活》期刊主编,以及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木心先生也是曾参与主修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十大设计师”之一。

在年——年间,遭遇软禁,这也是木心先生二十年间第三次被限制人身自由,自年起,木心先生即长居美国纽约,并盘桓南北欧,游历甚广,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

木心先生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木心先生的散文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国文学史教程》。

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和传奇式大师。

其学生陈丹青推崇:“木心先生自身的气质、禀赋,落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类拔萃。”一批当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深受其艺术影响。

他的中国画

木心的画,属于什么画?是中国画,还是西洋画?年,木心在哈佛大学举办个展,东方学术史教授罗森菲奥看了说:“这是我理想中的中国画。”耶鲁大学美术史教授列克朋哈也说:“现代中国画中我最喜爱你的画。”木心向媒体转述这两个评论,自然认可将自己的绘画纳入中国画的范畴。问题是,木心的画,既没有传统国画的画法,也没有传统中国画的用笔,甚至并没有画在宣纸上,何以将它们归入中国画呢?我们先看看几幅历代名画。

清初画家石涛《黄山游踪图之一》

南宋马远《梅石溪凫图》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残卷

中国画史于汉朝,在唐朝前称为丹青,水墨画在宋朝成熟,以文人画代称,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而“墨分五色”“骨法用笔”等水墨画创作手法,更是在水墨画成为主流后提出。可以说,中国画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不能仅仅拿主流来框定中国画的概念。而木心先生的中国画,其特异之处,在于突破了传统水墨画对宣纸、对笔墨效果,对文学性的依赖,木心的中国画特征,主要是通过造型和空间来体现的。事实上,中国画作为一种有别于西洋画的画种,主要也是通过造型观念和空间观念而呈现自己的特色。意象造型和宇宙空间,是中国画的两大要素,有此两者,便可名之为中国画了。

木心作品

渔村

题未定

废谷

生与死

早晨

木心的画,不用宣纸,不讲笔墨,甚至排斥文学性。木心的画近乎“纯绘画”。木心的诗,的确诗中有画;木心的画,未必画中有诗。如木心这种左手文学右手绘画的人物,我们很容易想起古代的王维、英国的威廉·布莱克、日本的东山魁夷,很容易从文学和绘画相互促成的角度去评价木心的画,但是,这种思路对于品读木心的画基本上无效。文学包容绘画的美感,往往是一种丰富,而绘画吸收文学的表现方式,却未必都是有益。吴冠中先生曾说“绘画不搞形式,就是不务正业”。注重绘画的文学和内容,忽略形式美,必定是舍本逐末,可见,吴冠中先生在提出这种概念的时候,木心先生已经付诸行动了。

他的诗

木心的诗不好懂,起初许多看不懂,反复品味了,又好像抓住些很妙的地方。就像他形容陶渊明的诗,好像没什么意思,又有点什么意思,淡淡的,非常朴素,我觉得,他的诗也是这样,写得云淡风轻,又意味深远。木心的现代诗有一个特点,散文化,诗句感觉很淡,缓缓的,近乎口语的用字,干净、朴素;看似没有对仗押韵,其实有内在的节奏,不明显,但极有韵味。那首流传甚广的《从前慢》,即如此。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木心的诗典型的中西杂交,古典与现代相焊接,杂交的私生子往往比一般的孩子聪明,拣了他自己的话说,焊接的疤痕很美。他的诗多玄思、理趣,语言比较硬朗,甚至拗峭。我喜欢他的那些短诗,描画自然景物的,写生活场景的,未必蕴含什么思想,让人感兴的是韵味,如花之有香,火之有焰,美人之有气质,可品可玩,味之可喜。

木心具有一种沉思的品质,这在他十四岁时写的白话诗《时间》中就显示出来了。在这首诗中,少年木心已在追问上帝、命运,思索时间、人生这些具有存在指向的本质问题了,俨然一个小哲学家。

时间是铅笔在我心版上写许多字时间是橡皮把字揩去了那拿铅笔又拿橡皮的手是谁的手谁的手

读木心的情诗,感觉不到他的年龄。比如《以云为名的孩子》这首诗,是他六十岁后写的,气息却非常年轻,如同出于纯情少年之手。

四月四月想起你时时路遇樱花从前,每日樱花下谈几句,就散你嬲我一宵闪避我七天七天后,你若无其事地泥上来樱花盛开即谢你的事,总这样四十六年游去你若记得,也不是爱

自己太俊

不在乎别人偏偏是你的薄情使我回味无尽

木心的现代诗并不刻意追求对仗押韵,但他的诗中依然有一种淡而缓的韵律。木心诗中的意象,不但极有美感,更能将一些复杂微妙的感觉、思绪很好地表达出来。

例如《眉目》中的“如若再晤见,感觉是远远的/像有人在地平线上走,走过/只剩地平线,早春的雾迷蒙了”,这几行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就把一个人刚从失败的恋情中恢复过来时,那种空虚落寞,又萦绕着一丝悲伤的感情状态表现得不能再好了。

中国诗人似乎在形而上的思索方面形不上去,木心在这一点上就超越了中国古代的许多大诗人。他的诗不但纯真,朴素,在气息上与《诗经》、陶诗相通,而且充满了形而上的哲思,诗与思浑然一体,因此更见深度与广度。李劼说木心在中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原因或许就在于此。

木心美术馆

一生追逐美,侍奉美,审视美,挑剔美,独断美的木心,在人生的虚弱尾声里,不得不放弃了对美的执着,他在年12月21号永远离开。四年后,坐落在乌镇西栅景区内的木心美术馆建成。“风啊、水啊,一顶桥。”这是木心临终前看着美术馆设计图说的一句话。如今这句话悬挂在木心美术馆面对正门的大墙上。

风啊、水啊、一顶桥

现在,狭长而简洁的美术馆,临水而立,回应了这位艺术家高度概括的话语。而“桥”的隐喻,为木心毕生融汇东西方文化与美学的艺术实践,做出了绝佳写照。木心美术馆的外观,与他心仪的简约美学相契合。全馆由三五方现代几何造型起伏衔接,高难度铸造的清水混凝土外立面,以横向的不规则表层和均匀的混凝土本色,与江南小镇的古建筑形成对比性和谐。

木心美术馆夜景

馆外的乱石,和木心先生的山水画作遥相呼应

美术馆内景

这张海报是木心本人亲自设计。大面积留白和字母的截余藏着着先生深意。

陈丹青站在木心遗物手稿展示柜前

先生的作品

馆内各展室以五种微妙而深沉的暖灰色构成基调,陈列的画作与文稿,不采用传统式排列悬挂的方式,七成作品,置于金属或木制展柜。所有展室采取整体调暗、局部照明的布光效果,对应了木心遗世独立的风神,呈现了木心风格的孤绝感、超然性、穿透力,以极其克制的框限方式,呈示木心风景画中把握微观与宏观的美学尺度。

在开馆典礼当日下午天放晴,夜里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木心诗有云:“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初冬的乌镇,雪未来,桂花香。木心的老友、新朋,都来到了他从未进过的这个美术馆。

  木心有言:“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乌镇木心美术馆的建成,便是诗人这句话的完美归结。

空艺术

“被以君子的方式评选的中国当代艺术—约翰.莫尔绘画奖评委专访

我们在设计这座城——丁乙、卜冰、刘毅三人访谈

长按







































儿童白癜风能不能治好
儿童白癜风能不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jj/38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