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万卷middot每周推荐一场无

每周

推荐

WEEK

RECOMMENDATION

《沟通的方法》

#引言#

沟通,与人生各个阶段中的各种关系相伴而生,从校园里的师生、同学,到家庭中的长辈、子女,再到职场上的领导、同事……每一段关系都代表了一个沟通课题。面对这个人生必修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应对方法。有的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有的人开朗活泼、妙语连珠。职场上的这种差异似乎更加明显,沉默寡言的人总是给人以老实、吃亏、木讷的印象;善于沟通的人往往能够调用更多资源,得到更多机会。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否认沟通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渴望能与外界达成高质量、高水平的沟通,建立让彼此都感觉舒服的联系。其实内向也好、外向也罢,我们都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改善自己的沟通状态。因此,我们既需要探寻沟通之“道”,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沟通,其核心意义和关键要点是什么,需要掌握哪些原则;也需要掌握沟通之“术”,面对不同的沟通对象,身处不同的沟通场景,是否能够见招拆招,达到沟通的最终目标。

本周推荐《沟通的方法》,就是一本寻“道”驭“术”的武功秘籍。

#作者简介#

脱不花

得到APP和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CEO

得到APP“沟通训练营”主理人

本名李天田,江湖人称“花姐”

曾任中国软实力研究中心创始合伙人、财经媒体专栏作者,担任过20家以上大中型企业软实力建设项目总负责人。年5月,加入罗辑思维。年5月,与罗振宇、快刀青衣联合创立了得到APP,担任公司CEO。

#为什么选择脱不花#

市面上讲沟通的书不少,讲沟通的人也不少,为什么一定要听听脱不花讲沟通?有两点理由:

她是位“过来人”

我一直认为,人的社会价值并不在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体现在其能否充当社会网络中的一个“强节点”,能够盘活身边的资源去做成对大众有价值的事情。

脱不花就是一个这样的“强节点”,十七岁开始创业,没有上过大学,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靠着那些能够“指点我几句窍门、教导我几首绝活,甚至是允许我偷窥几眼他们的世界”的“贵人”,才能够在北京立足并且开辟自己的事业。而沟通就是她的核心竞争力,是她的安身立命之本。

本书就是脱不花将自己的经历、经验提炼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沟通方法论,是一位“过来人”对自己沟通能力进行深挖萃取的成果。有这样一位靠谱的“过来人”,把自己二十余年摸爬滚打实践出来的“内核”全盘托付给你,即便只是随便翻翻都会收益匪浅。

她是位“领路人”

得到APP中最受欢迎的知识服务产品之一,就是脱不花开办并主讲的“沟通训练营”。既然是“沟通训练营”,必然不是单方面的知识输出,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训练营中的脱不花,既是倾囊传授沟通心得技法的老师,也是帮助学员摆脱沟通困境的导师。3万余名学员在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上,提供了不计其数的沟通实例,其中的难点、痛点问题,脱不花都会一一进行分析和指导。因此,本书既是训练营的课程讲义,也是3万余名用户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与脱不花共同打磨出来的沟通宝典,绝对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序言中,脱不花这样说,每一个沟通的方法背后,都有一个“经过生活的毒打”,最终“打赢了”的故事。对于本书的读者而言,脱不花就是能够带领他们“打赢”生活的人。

#内容解读#

介绍了这么多背景故事,相信你已经摩拳擦掌准备研修这本“武功秘籍”了吧。其实,任何一门武林绝学都包含了“道”和“术”两个层次的内容,只修“道”不求“术”,是纸上谈兵;只练“术”不问“道”,是花拳绣腿。沟通这门绝学,也要从“道”和“术”两个层面入手。

01

#沟通之道:无限游戏中完成自我塑造#

01

本书英文名为“LinkUp”,直译“连接”,一语道破了沟通的本质。好的沟通,就是与人建立深度连接的过程,就是建立一段段信任关系并且让其持续下去的过程,就是不断邀请别人进入自己的世界帮助自己完成自我塑造的过程,这也是沟通的价值所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沟通,需要掌握沟通之“道”,需要建立对沟通的认知。我把本书中蕴含的沟通之“道”,提炼为三大原则:

01

沟通是场无限游戏

这是作者多次重申的核心观点,也是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好的沟通,就是要让双方关系持续发展下去,即使暂时遇到了停滞或者阻碍,都需要保持开放性,着眼大局观,在沟通这件事上成为“时间的朋友”。作者在序言中,赠与我们三句话:好的沟通,不在于此刻,而在于未来要面对的所有时间;不在于你能否达成眼前的目标,而在于你能否不断地自我塑造;不是你和对面这个人之间的事,而是你和整个世界之间的事。

02

沟通需要成事之心

沟通是与人建立深度连接的过程,而建立连接的目的,不是为了利用对方的资源实现自己的意图,而是竭力促成一段资源互补、互相成就,把“我”变成“我们”的关系。中国人常讲的一句话,叫做“对事不对人”。作为沟通双方,需要时刻锚定“我们”共同的最终目标,从谋事、成事的角度出发,通过持续的沟通形成强大合力,彼此能够将更多的建设性关系连缀到自己的生命之网中,让这张网受到滋养,不断生长。

03

沟通重在以诚相待

学习沟通,并不只是学习漂亮的“话术”,而是要展现最真实最坦诚的态度,降低他人与我们合作的心理成本。因此,沟通与人属于哪种性格并无太大关联,内向的人,可以选择行胜于言的沟通方式,比如一个商务宴请场合下恰到好处、不卑不亢的斟茶;外向的人,可以继续打磨建立自己的沟通风格,比如一场述职面谈中实事求是、直面问题的汇报。不论面对哪一种沟通场景、哪一项沟通问题,用真心表达善意都是沟通的根本原则,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君子之道。

02

#沟通之术:实践场景下锤炼沟通本领#

02

如果说沟通之“道”是蕴含在本书中的“灵魂”,沟通之“术”则构成了本书的“实体”。这个实体部分可以分为三个板块,前两个板块主要论述了沟通的两项前置条件:即通过三个要点改善倾听质量,掌握三大心法提升沟通能力。第三个板块则是围绕日常沟通中常见的18个场景,逐一提出了“公式化”的应对策略。

01

倾听之“术”——三大要点改善倾听质量

倾听是沟通的起点,一场好的沟通,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双方真正“听懂了”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真正共享了双方掌握的信息,真正了解了对方的核心诉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作者提出了三大要点,其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结构化倾听”。

结构化倾听,就是将对方传递给我们的全部信息,解离归类在“情绪”、“事实”和“期待”三个框架中,通过响应情绪、确认事实,明确行动三个重要步骤,给予对方回应。完成这一过程,我们需要三个步骤:

一是识别情绪“路标词”:比如出现总是、老是、每次等类似程度副词时,我们就可以告诉自己,对方是在宣泄情绪,此时我们要做的,不是辩论真相,而是接受和安抚对方情绪。

二是反向叙述确认事实:每个人表述的“事实”其实都包含了一定的主观视角,也必然存在很多信息盲点,这时我们就需要反向叙述自己的理解,确认是否正确,并通过追问挖掘自己想要的信息。

三是将期待翻译为行动:我们要把挖掘出的对方的愿望诉求,落脚在当下可执行可实施的具体行动上,让对方感觉到你确实听懂了对方的意思,而且能够做出对方所期待的回应。

#我要举个栗子#

假如领导问你:“这个工作方案你做了这么久了,怎么还没做好?”你的真实反应一定是:“也没有很久啊!周一布置的任务,我已经做了80%,而且说好了是下周一交付方案,还没到节点啊?”但是,如果你读懂了书中的结构化倾听,就不能这样回应,而是这样拆解:

“怎么还没做好?”这是情绪,领导想传递的,其实是他对进度情况掌握不清导致的不安。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响应:“不好意思,是我一直没汇报进度,让您着急了。”这样领导的情绪就缓和了一大半,为后面的正式讨论创造了一个比较和谐的氛围。

之后,我们立马开启第二步,确认事实:“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80%左右,我们做了这样这样的工作,还有些小细节没有完善,预计还有几天可以完成。您看看您还有没有其他的要求或者建议?”通过这样一个客观的描述,我们向对方交代了事实,同时通过结尾的提问,引出对方的期待。

听到这样的答复后,领导可能会提出一些时间上或者内容上的具体要求,接下来我们就需要赶紧明确接下来的行动,对方案内容和时间上的调整进行确认,同时向领导确认下一个汇报的时间节点,从而保持沟通的开放性。

通过上面这个例子,你学会如何结构化倾听了吗?其实沟通中的误会甚至争吵,往往都是三个倾听框架内的应对策略选择不当所致。那么,下次如果你听到女朋友抱怨:“你总是忙着打游戏,不陪我逛街。”你会如何分析这句话所包含的情绪、事实和期待,又该如何回应呢?

此外,除了介绍结构化倾听这个核心工具,这一板块还分析了沟通对象的四种性格模型(考拉、猫头鹰、孔雀、老虎),以及面对不友好的沟通对象如何使用积极回应导向正常的沟通。了解对手、积极回应,都是改善倾听质量的重要方法。

02

赋能之“术”——三大心法提升沟通能力

在沟通这门武林绝学的修习过程中,掌握了第一板块的高效倾听,就是打通了任督二脉;熟悉了第三板块的沟通场景,就是学会了见招拆招的功夫套路;而第二板块介绍的提升沟通能力的三大心法,就是我们在学习具体招式前,应当集聚的深厚内力。沟通高手的过人之处,就体现在对这三项底层逻辑的融会贯通上。

心法一:保持开放性,扩大共识

沟通的质量,与双方的信息交换程度密切相关。而信息有效交换的前提,就是保持沟通的开放性,消除彼此的信息盲区,努力扩大双方的共识。这里的开放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我们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开放性,主动把信息提供给对方,增加沟通的透明度,减少对方的信息盲区,消除不必要的误会;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开启对方的开放性,通过适当的提问、征求意见等方式,努力探寻对方的隐藏信息。这里有一个话术上的小技巧,就是多说“我”和“我们”,其传递的潜在含义就是将双方的沟通过程变成了一起扩大共识、寻找答案的过程。

心法二:保持目标感,掌握主动

开启一段沟通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沟通目标。有了具体的沟通目标作指引,可以有效防止陷入对方的情绪或评判中,从而保证自己的主线任务不被干扰。沟通的目标感,其实就是想方设法把目标实现的能力,核心是将“我的目标”转化为“我们的方案”,因此有目标感的沟通过程就变成了对具体方案的讨论。“为了达成我们的目标,我有一个建议方案。”围绕方案开启的沟通,能够更有效的整合双方的思想和立场,将沟通的重点聚焦在实现最终目标的具体方案上,而沟通的主动权也牢牢地掌握在了我们手中。

心法三:保持建设性,落实行动

不论是沟通目标,还是达成共识,最终的落脚点是具体的行动。我们常常面对这样的沟通场景,会上讨论一个疑难议题,参会人员各执一词,纷纷陈述困难,推动会变成了吐槽会,导致开会不定事,定事不执行。因此,我们需要保持沟通的建设性,关键就在于落地实施。我们可以将行动方案设置成三个步骤:一是要有当下可执行的最小化行动,沟通的结果一定要形成当下能够落实的事项之中;二是要形成可持续的行动阶梯,将行动方案拆解成稳步上升的阶梯,一点一点推向最终的结果;三是要保持沟通的开放性,通过设置即时反馈的节点,适时督导进度和纠正偏误。

03

破局之“术”——18个场景磨炼应对招式

本书中,作者提出了18个具体的沟通场景,对应给出了高效沟通的18个招式,其中每一个招式的核心都蕴含了一个沟通公式。这些招式不是18种不同场景下的沟通话术,而是沟通之“道”的具体实践。因此,在介绍这些招式、学着如何用好这些招式之前,我想先做三点提示:

第一,这18个沟通场景并不是固定的。尽管书中给出的例子侧重于职场沟通,但是沟通的底层逻辑是互通的,一些特定的场景同样可以用在家庭交流中,比如你可以学习如何赞美孩子,如何向自己的女朋友道歉等等。

第二,这18个沟通课题是可以叠加的。我们可以把这18个招式看作18个积木块,在遇到复合型沟通问题时,可以通过问题拆解,再用相应招式的自由组合进行解决,就像降龙十八掌的最后一掌是前面十七掌的叠加一样。

第三,这18个沟通秘籍是需要更新的。这本书可以当成一本沟通的基础字典,当遇到沟通难题时,可以时常翻出来查阅,遇到新的心得体会时,也可以进行补充。源于实践、回归实践,这才是沟通应该有的样子。

篇幅所限,我们不妨选取两个比较有难度的沟通场景,来看看如何见招拆招:

场景一

如何批评

对于批评,我们通常有一个误解,认为批评就是责备,很难把握言语上的尺度和分寸,说轻了达不到目的,说重了容易得罪人。而本书中对批评的定义是让对方作出正确的行为,是要告诉对方怎么才能对,怎么才能让他变得更好。因此我们需要五个关键点,刷新对方的下一步动作,让对方在充满安全感的状态下,完成情绪的重启,开启新的目标。

#我要举个栗子#

产品经理张三回复业务人员时,态度不好导致了争吵,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怎么办?

对照上面的卡片,我们可以将批评变为如下几个步骤:

1.控制环境: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与张三约一次私下面谈。

2.定义问题:

(开门见山)张三,我对你给业务人员答疑时的行为不满意,今天想给你一个反馈。

(事件调查)上次我看到你给业务人员回答问题是有点情绪,当时是发生了什么吗?

(信息确认)根据你所说的和我事先了解的情况,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识的……你都试了哪些办法?你看看我还能帮你做点什么?

3.刷新动作:张三,这其实是一个什么问题,我的建议是这样……我知道你目前的状况是……接下来你是不是可以……这样尝试一下?

4.设置反馈:刚才咱们梳理的情况,可能需要两周见到效果,两周之后咱们再碰一下,看看实施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或者问题?

5.完成重启:来你说说,接下来你的想法?你打算怎么干?

场景二

如何即兴发言?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某一个重大活动中,突然被要求做一个自我介绍,或者发表感想。如何才能克服自己的紧张情绪,把这次发言的机会变成自己的一个高光时刻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即兴发言不等于毫无准备,我们既需要事前有准备、有意识的反复练习,也需要一些现场中争取时间、缓解紧张的小策略。

#我要举个栗子#

你临时参加了一个重要的宣讲会,会上突然要求你谈谈自己的体会,怎么办?

对照上面的卡片,我们可以将这次发言变为如下几个步骤:

1.万能开头:一个准备好的非常熟悉的自我介绍,我来自……,就是刚刚宣讲中提到的……(根据活动内容进行联系和替换)

2.谈谈感受:刚刚主讲人讲的内容,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结合笔记进行发挥)

3.谈谈行动:这些内容启发了我,回去之后我要怎么做(传达给领导、具体如何实施等,行动越具体,发言越成功)

以上只是沟通招式中的其中2个。相信读完这本书,你必将掌握18个完整的沟通招法,也会对沟通这件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结束语#

首先,我想对耐心读到最后的你表示真挚的感谢。最近的周推荐确实篇幅都比较长,因为我在做一个尝试,试图更加全面的把给我带来启发的优秀之作,更好的呈现在你面前,这本《沟通的方法》也不例外。

最后,我想引用脱不花在沟通训练营结业典礼上的一段话,作为本周推荐的结束语,也是对沟通这件事最好的总结:

我希望未来你看到任何沟通场景,都能把自己的目标越过眼前这个人、手头这点事和当下这点难处,看向更远处。

因为你是在为你自己而活,为一生而活,而不是在为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而活。

你的坐标系只要比眼前的这个事物大,你就会超越它。就像法国作家让·季奥诺写的那样:

“都说人是细胞和血液组成的,但实际上,人就像叶子,只要风经过,他就会歌唱。”

#推荐理由#

沟通的方法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本书基于脱不花在得到APP主讲的“沟通训练营”,是对自我20余年工作经历和3万余名学员沟通实践进行的知识萃取。书中从如何改善倾听、如何提升能力,如何应对18个不同的沟通场景三大板块,全面系统提供了修炼之道,可以作为一本沟通字典长期保存、随时查阅。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fz/8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