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感應霍光的家族命運為何富貴不過三

中科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歷史感應不昧因果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親愛的聽眾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歷史感應統紀》中的因果故事。

不知您聽沒聽過這樣一句老話,叫做「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意思是說:在一個家庭裡,做妻子的如果賢惠明理,當丈夫的就會很少惹來禍害;做子女的如果聽話孝順,當父母的就會心寬而少煩惱。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這句出自《增廣賢文》的民間老話,凝聚著前人對人生經驗的深刻總結。家庭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妻子與兒女,就是一個家庭的後院,也是家庭的重心,後院著火,整個家都會癱瘓。

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在社會上顯赫一時的家庭,雖然男主人位高權重,但是由於對家親眷屬缺少管教,放任其奢淫驕縱,結果往往感應來家破人亡、家運凋零的悲慘命運,這樣的悲劇在歷史上比比皆是,觸目驚心!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因果故事,就是這樣一個真實案例。一個位極人臣的四朝元老,一世英名卻毀在胡作非為的妻子兒女手裡;一個威震天下的豪門望族,卻因「人心不足蛇吞象」,自掘墳墓、自取滅亡。讓我們一起走近歷史,感悟因果。

霍光的家族命運

——為何富貴不過三代

霍光是西漢大將軍,他跟隨漢武帝近30年,是武帝的重要謀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去世前,將輔佐年幼的漢昭帝的重任,交給了霍光及金日蟬等幾位重臣。

漢昭帝即位後,非常尊重霍光,待他如同父親。當時朝廷一切軍政決策,全都出自霍光之手。漢昭帝去世之後,由於昭帝無子,霍光擁立漢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即位,但是因為劉賀荒淫無道,不久被廢除。霍光又擁立漢武帝的曾孫劉詢即位,成為漢宣帝,但是,一切朝政實際上仍由霍光總攬。

作為四朝元老,霍光在朝輔政二十年,國泰民安,四海臣服,為漢室的安定和中興建立了功勳。但因為他位極人臣,大權在握,黨親滿朝,威震海內,聲威連皇帝都感到畏懼。

一次,漢宣帝與霍光同車出行,宣帝因為霍光坐在身邊而感到十分不安,有如芒刺在背。這就是成語「芒刺在背」的典故。

霍光的原配夫人東閭氏,有一位名字叫「顯」的奴婢。東閭氏生了一個女兒後就去世了,這位叫「顯」的奴婢就逐漸成為霍光的夫人,「顯」由於出身低微,沒有姓氏,就跟隨夫姓,稱為「霍顯」。

霍顯是一個貪婪的女子,雖然已經做了威風八面的霍夫人,仍然不滿足,還想讓她的女兒嫁給宣帝為后,將來生子做皇帝,永葆霍家的榮華富貴。

但是當時漢宣帝已娶了一個叫許平君的女子為皇后,霍顯十分妒忌,就在宣帝即位三年之後,仗著霍光的威勢,買通一位御醫,偷偷毒死了當時分娩後在宮裡調養身體的許皇后。

許皇后死後,宣帝派人將當時在場的幾位御醫抓捕,準備調查許皇后死因,這讓霍顯十分驚慌,只好將實情告訴霍光。霍光雖然感到震驚,但是經過權衡,沒有檢舉妻子,反而順從妻子給宣帝施壓,宣帝迫於霍光威勢,放走御醫,停止了此案的調查。此後又如霍顯所願,宣帝娶了她的女兒霍成君做了皇后。

西元前68年,霍光病死。霍光去世後,漢宣帝親臨喪禮,懷念霍光對王朝的功績,並讓霍顯的兒子霍禹繼承侯位。

然而,霍夫人及霍氏子孫,卻家政不修,驕傲奢侈,放縱享受,生活靡爛。此時,霍顯殺害許皇后的舊事暴露出來了,對霍氏家族早有提防的宣帝開始收取霍氏兵權,並逐步削減霍氏的勢力,霍夫人及霍氏子孫生起了怨恨不滿的心。

一天晚上,霍顯在睡夢中夢見了霍光,霍光焦急地對她說:「你知不知道,咱們的兒子霍禹就要被逮捕了?朝廷正緊急抓捕他呢!」。除了霍光給夫人托夢之外,當時在霍府,還出現了許多怪異的景象:家裡老鼠肆虐,甚至與人對撞;屋前樹上的貓頭鷹不停哀叫,聲音淒慘恐怖;府第大門無緣無故就自己壞掉;而且霍禹也夢見朝廷派來的車馬轟隆隆地前來捉拿他……

這一切,都是大禍臨頭前的預兆,讓霍家上下惶恐不安!

預感大勢不妙的霍氏家族想先下手為強,便謀劃反叛,不久事機敗露,霍禹被捕,被腰斬處死,霍顯及其家眷全被處死。霍皇后被廢除,不久就自殺了。霍氏家族被連坐誅殺者達上千家,慘遭滅族大禍。當時人們都說,霍家這樣大的家業,都是斷滅在霍夫人手中。

威震天下的霍氏家族,就這樣滅亡了。

此時距離霍光去世,僅僅三年。而與霍氏家族慘遭滅族命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年與霍光同為輔政大臣的金日蟬家族,從金日蟬起,金氏家族一直興旺,七代子孫都身居要職。

金氏家族之所以長盛不衷,與金日蟬所承傳的克己復禮、忠厚為人的家風息息相關。

金日蟬本是匈奴王子,因為匈奴與漢王朝交戰打了敗仗,當時年幼的金日磾淪為漢朝的官奴,負責給朝廷養馬。由於自小母親教子有方,成人後的金日磾人品端正。

有一次金日磾牽馬經過後宮,同行的數十人都紛紛偷窺後宮的嬪妃,只有金日磾目不邪視。後來金日磾逐漸受到漢武帝的賞識,不斷提拔,做了很大的官。

由於儒家文化在漢武帝時期得到復興光大,金日磾深受薰陶影響,以忠孝禮義治理家風。對母孝敬,對君忠誠。

金日蟬有兩個兒子,小時候深得漢武帝的寵愛,其中一個兒子長大後調戲宮女,金日蟬知道後厭惡兒子淫亂的行為,就將他給殺了,漢武帝雖為金日蟬殺掉兒子感到悲痛,內心卻十分敬重金日蟬。

漢武帝將宮女賜給他,金日蟬卻不敢接近。漢武帝臨終前,要霍光輔佐少主,霍光卻建議由金日蟬輔佐。金日蟬卻說:「我是外國人,這會讓匈奴輕視漢朝的。」甘願做霍光的助手,輔佐少主。

從振興漢王朝的功勞來說,金日蟬比不上霍光。但是從整頓家風來說,霍光卻趕不上金日蟬。

霍夫人為讓女兒當皇后,殺害了許皇后;而漢武帝曾經要將金日磾的女兒納做嬪妃,卻被金日磾拒絕;霍夫人殺害許皇后,罪行比金日磾的兒子調戲宮女更為嚴重,但是霍光不敢揭發檢舉妻子的罪行,金日磾卻是直接殺掉自己的兒子。霍光功高震主,而不懂得自我節制;金日磾卻始終小心謹慎,低調做人。

儒家經典《孝經》諸侯章說:「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候之孝也。《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這是聖賢告誡後人:位高權重,更要謙遜謹慎、自我節制、不驕不奢、遵守法度,這樣才能夠長守富貴啊。

儒家經典《曲禮》也說:「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一個人驕傲自滿、貪得無厭、恣情縱欲而無節制,只會樂極生悲,召來災禍。一個家族,無論豪門顯貴還是平民百姓,無論過去還是今天,如果能遵行古聖先賢的教誨,就不會有那麼多不幸的家庭悲劇發生了。

舉足輕重的霍光家族身處儒家文化復興的漢朝,不能以身作則踐行聖賢教誨,反而以身試法。霍光一死,整個霍氏家族就徹底覆亡,富不過三代;原本是外族的金日磾家族,卻能接受漢朝的先進文明,以儒家文化修身齊家,謹守聖賢教誨不敢違背,不僅後裔繼承候位,而且連續七代都有人擔任皇帝的近臣,忠孝傳家遠。

兩個家族,兩種抉擇,兩種命運;如是因,如是果,業因果報,絲毫不爽。

學歷史說感應知善惡明因果

親愛的聽眾朋友,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裏,感謝您的聆聽,下次再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touyinga.com/dgfz/72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